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大家关注 > 正文
    购物车
    0

    实现有时代感的文化育人

    信息发布者:郭军辉
    2017-12-25 12:23:33    来源:国务院网站   转载

    【光明论坛】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今年以来,《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传统文化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的工作要求,定下高校“立德树人”的发展基调。日前,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文化育人”的基本任务是要“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新的时代,高校作为教育领域的先锋,自当积极践行文化育人的方针和任务。

    高校的文化育人要重视青春底色与青年趣味。文化育人始终要指向当下,面向未来,而指向未来最重要的载体就是青年一代。文化育人要充分考虑到青年主体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是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材料而不是范式,传统文化不能成为青年人的枷锁。而要实现有青春气息的文化育人,只有让传统文化符合青年人的趣味和审美,才能实现文化育人的根本目的。

    高校的文化育人必须处理好传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高校具有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崇高使命。纵观历史,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承与创新性转化,从来就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题中之义。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积淀下丰富的精神财富。学习经典,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实现有内涵有深度的文化育人。语言文字学家王宁强调要坚持“师古但不复古,坚守但不保守”的基本原则,高校以传统文化育人必须要积极地扬弃,革故鼎新,实现有时代感的文化育人。

    高校的文化育人必须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高校在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使命的同时,还应及时关注社会需求,将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与日常培养环节紧密结合。在国家解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的过程中,高校应重视将文化转变为生产力。比如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意象,可以衍生出系列传统文化产品,为创新提供新思路和新资源,助力全社会的文化品位提升和消费升级。

    高校的文化育人要做好体系化设计。教师和学生角色不同,因此高校必须注重构建传统文化学习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以及生活实践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高校的专家学者理应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提供学理支持和实践引领。传统文化的门槛不应该高不可攀,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一道进行分层次、分梯度地转化与输出设计。在实践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发展,由教师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比如在专题游学活动中,结合不同的学生层次,由师生一起开发不同的学案,知行结合、梯次设计,实现更好的育人效果。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